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让体育标准化建设枝繁叶茂

时间:2019年04月03日 17:33

点击数:432

  

作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郑伟涛长期以来从事体育工程、流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等多学科边缘交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成绩。  

郑伟涛参与创建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体育界唯一的工科类重点实验室,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体育工程学”博士点,初步形成了体育工程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主持和承担了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省部级课题近100项。

 

       


1985年开始,郑伟涛一直从事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等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获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郑伟涛还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工作,参与了“体育标准体系”和“体育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标准的应用。2015年之后,郑伟涛对塑胶跑道上空有机挥发物释放特征开展研究工作,提出了系列的检测方法、指标体系以及研发了专项测试设备,为研发新的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郑伟涛正在参与教育部、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主编的有关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标准的编制工作。

 



对于国家标准陆续出台的政策,“体育标准达人”郑伟涛有着自己的理解。郑伟涛说:“规范健身市场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综合治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制定器材设备的标准,提高健身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健身设备健身效果的评估,不断地提高健身设备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的相关标准的制定,通过培训和认定健身指导员,提高健身指导的科学性。”郑伟涛表示,要保证公共健身器材质量过关关键还是严格执行标准。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执行标准,加强产品的认证,另一方面,在采购环节也要严格和全面执行相关标准,避免单一地低价中标。

在郑伟涛看来,开展体育标准化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推进体育标准的贯彻实施,可以促进体育用品、体育产业、体育活动、大众健身的有序发展。目前,我国体育标准人才状况很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武汉体育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工学与体育学边缘交叉领域的鲜明特色,学院与体育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密切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促进体育标准人才的培养,这为体育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